历代传统医学分科
基于文字可考资料分科,部分文本按《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》予以遮盖。
《周礼》四科[1]
- 医师
- 疾医
- 食医
- 疡医
- 兽医
《汉书·艺文志》医籍[2]
- 《五藏六府痹十二病方》三十卷。
- 《五藏六府疝十六病方》四十卷。《五藏六府瘅十二病方》四十卷。
- 《风寒热十六病方》二十六卷。
- 《泰始黄帝扁鹊俞拊方》二十三卷。
- 《五藏伤中十一病方》三十一卷。
- 《客疾五藏狂颠病方》十七卷。
- 《金创疭瘛方》三十卷。
- 《妇人婴儿方》十九卷。
- 《汤液经法》三十二卷。
- 《神农黄帝食禁》七卷。
右经方十一家,二百七十四卷。
经方者,本草石之寒温,量疾病之浅深,假药味之滋,因气感之宜,辩五苦六辛,致水火之齐,以通闭解结,反之于平。及失其宜者,以热益热,以寒增寒,精气内伤,不见于外,是所独失也。故谚曰:“有病不治,常得中医。”
《汉书·艺文志》“方技略”中“经方”类著作的排列情况
表17[3]
- 经方
- 内科
- 五藏六府痹十二病方
- 五藏六府疝十六病方
- 五藏六府瘅十二病方
- 风寒热十六病方
- 泰始黄帝扁鹊俞拊方
- 五藏伤中十一病方
- 客疾五藏狂颠病方
- 外科
- 金创疭瘛方
- 儿科与妇科
- 妇人婴儿方
- 饮食相关
- 汤液经法
- 神农黄帝食禁
- 内科
唐代四科[4]
- 医师
- 体疗
- 疮肿
- 少小
- 耳目口齿
-
角法
- 针师
- 按摩师
-
咒禁师
宋代九科[5]
- 大方脉
- 风科
- 小方脉
- 眼科
- 疮肿
- 产科
- 口齿兼咽喉科
-
金镞兼书禁科 - 疮肿兼折伤科
元、明十三科[6]
元代十三科
出自 [7]
- 大方脉杂医科
- 小方脉科
- 风科
- 产科兼妇人杂病科
- 眼科
- 口齿兼咽喉科
- 正骨兼金镞
- 疮肿科
- 针灸科
-
祝由科则通兼言
出自[8]
- 大方脉
- 杂医科
- 小方脉
- 风科
- 产科妇人杂病科
- 眼科
- 口齿科
- 咽喉科
- 正骨科
- 金疮肿科
- 针灸科
-
祝由科 -
禁科
明代十三科 [9]
- 医术十三科
- 医官、医士、医生
- 专科肄业:
- 大方脉
- 小方脉
- 妇人
- 疮疡
- 针灸
- 眼
- 口齿
- 接骨
- 伤寒
- 咽喉
- 金镞
- 按摩
-
祝由
清代十一科[10]
- 大方脉
- 小方脉
- 痘疹
- 伤寒科
- 妇人科
- 疮疡科
- 针灸科
- 眼科
- 咽喉科
- 口齿科
- 咽喉科
- 正骨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