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年中医师必会病种.不寐病.(4)
平时系统学习时经常用的工作流,仅供中医学专业学子参看。
引言
上节,我们提到了不寐病中医门诊病历初诊框架,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。那,我们现阶段,要做的事情,就是如何把这个框架利用起来。
在做下面的内容之前,我们先做一个设想。
阿鹏为什么要分享这个,他是以分节的形式呈现的,最终想呈现什么?
我们当医师的,为什么需要基于门诊病历,去做反向学习?
如同纸质阅读一般,学会使用标签
标签🏷,现在emoji都直接能输出了,可太棒了。
譬如,现在要加工一段与不寐病相关的材料,如何把上节提及的框架使用起来呢?
大聪明们,应该想到了,标签。
标签,用于管理信息,而非使用笔记去进行二次总结。因为我们是医师呀,要学会自己的知识是有来源的。
那么,我们暂时就把这套用在门诊病历上的框架,称为中医门诊病历标签
。
- 中医门诊病历标签
- 主诉
- 现病史
- 既往史
- 中医四诊情况
- 体格检查
- 辅助检查
- 初步诊断
- 中医诊断
- 西医诊断
- 治疗意见
标签使用举例
书籍元信息
1 | 书籍元信息 |
中医内科学.第五章心系病证.第四节不寐[1]
十三五中医内科学不寐病知识框架[2]
1 | 第五章心系病证 |
正文部分内容[1]
第四节 不寐
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,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、深度的不足。轻者入睡困难,或寐而不酣,时寐时醒,或醒后不能再寐;重则彻夜不寐。西医学中的神经官能症、更年期综合征、慢性消化不良、贫血、动脉粥样硬化症等以不寐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均属本病范畴,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。
不寐在《黄帝内经》中称为“不得卧”“目不瞑”,认为是邪气客于脏腑,卫气行于阳,不能入阴所致。直至东汉时期,张仲景丰富了《黄帝内经》对不寐的临床证候和治法的论述,补充了阴虚火旺及虚劳病虚热烦躁的不寐证,首创黄连阿胶汤及酸枣仁汤,一直沿用至今。宋·许叔微在《普济本事方》中论述了肝经血虚,魂不守舍,影响心神不安而发生不寐的病机,在服药上提出“日午夜卧服”的观点。延至明代,张介宾《景岳全书·不寐》将不寐病机概括为有邪、无邪两种类型,并归纳总结了不寐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方法。李中梓《医宗必读》指出不寐的病因有气虚、阴虚、水停、胃不和、痰滞五种,并根据病因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法。戴元礼《证治要诀》提出“年高人阳衰不寐”之论,说明不寐病因与阳虚有关。秦景明《症因脉治》详细描述心血虚与心气虚所致不得卧的辨证论治。
结构化定位
1 | 第五章心系病证 |
纸质书的标签化
- 中医门诊不寐病病历标签
- 主诉
- 睡眠时间、深度的不足
- 轻者
- 入睡困难
- 寐而不酣
- 时寐时醒
- 醒后不能再寐
- 重者
- 彻夜不寐
- 轻者
- 睡眠时间、深度的不足
- 现病史
- 睡眠时间的不足
- 睡眠深度的不足
- 既往史
- 中医四诊情况
- 体格检查
- 辅助检查
- 初步诊断
- 中医诊断
- 不寐
- 不得卧
- 目不瞑
- 西医诊断
- 以不寐为主要临床表现
- 神经官能症
- 更年期综合征
- 慢性消化不良
- 贫血
- 动脉粥样硬化症
- 等
- 以不寐为主要临床表现
- 中医诊断
- 治疗意见
- 主诉
电子书的标签化
至于工具的使用,可能新手们,经常会沉迷美化,无法自拔。
当然也经常会去尝试着使用现有的模板,直接进行套用。
作为过来人,给一个忠告:成为善用工具的人。
未完待续,下节,核心部分,中医治疗意见的学习。